正史版本谈

正史版本谈

 正史版本谈|200

  • 作者: 辛德勇
  • 简介: 《正史版本谈》从《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》所收录的“史部”正史书影入手,探讨相关的历史文献学、版本目录学知识,对传世正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比如古书的体例问题、同一正史的版本流传问题,甚至是有些书的作者署名,等等。很多问题的提出,对于今后古籍整理、编排相关古籍图录都具有较好的提示意义。
  • 出版时间: 2021-10-01
  • ISBN: 9787108072146
  • 分类: 历史-历史文化
  • 出版社: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  • 字数: 109423
  • 在线阅读: 微信读书
  • 划线数量: 4
  • 想法数量: 0

笔记

高眼看《高纪》

📌 曹魏时人张晏早就说过:​“​《谥法》无‘高’。​”​(​《汉书·高帝纪》颜师古注引)虽然张晏这话是针对“高祖”之“高”讲的,不是直接针对“高皇帝”而发,但对我们理解“高皇帝”这一称号的性质仍很重要——既然《谥法篇》里面就没有定出“高”这个字儿,这“高皇帝”也就当然不可能是个谥号。

  • ⏱ 2024-12-30 11:37:16 ^12-6254-6389

📌 我说“高皇帝”同“始皇帝”具有某种相似性,主要是考虑这“高”​“始”二字都不是出自《谥法》​;也就是说,​“高皇帝”一称同样是避开了“子议父,臣议君”的窘境,刘邦下葬后群臣所论,不过是专门给他评功摆好而已,它的评判指向是事先预定的,只能指向正方向,而不是按照《谥法》所定“谥者行之迹”的原则或褒或贬,如实评定刘邦一生的功过是非。在我看来,这才是“高皇帝”一称的实质。

  • ⏱ 2024-12-30 11:40:00 ^12-8454-8634

📌 “高皇帝”这一“尊号”最本质的特性是它对谥号的替代,而谥号制度乃是约束帝王行为的重要手段。若是失去谥号的约束,君主们就全不顾忌身后的声名,行为愈加肆无忌惮。长此以往,必然会给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危害。

  • ⏱ 2024-12-30 11:41:57 ^12-10564-10662

📌 纪,理也,统理众事而系之于年月者也。

  • ⏱ 2024-12-30 11:43:59 ^12-12301-123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