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降临前抵达
午夜降临前抵达
- 作者: 刘子超
- 简介: 《午夜降临前抵达》是作家刘子超的首部旅行文学作品。在这本书里,他深入欧洲的中部,展开了一次逃脱和寻找的漫游。
中欧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,在历史的长河中撕扯和游移。她曾建立起庞大的帝国,点燃两次世界大战,也在冷战中被铁幕割离。
在短暂的夏季,年轻的作家跳上火车,行驶在绵长的轨道上。从柏林的游行中脱身,穿梭于德累斯顿和奥斯维辛,走在卡夫卡成为商品的街头,在布拉格的地下逃逸现实。在漫长的冬夜,旅人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床榻上入梦,又在多瑙河旁的街头醒来。他开上汽车驶向匈牙利大平原,被雨水困在昨日的咖啡馆中,却在的里雅斯特一夜撞见世界的巨变。
不安与刺痛,亲切与安慰,光明与阴影——遥远的中欧如同镜像,依然保持着永恒不变的特质,吸引着同样迷惘的年轻心灵。当现实过于沉重,当时代过于轻浮,去见识风景和人间,去见证希望和苦难,为了明白“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”,在一次次出发和抵达中确认自我。 - 出版时间: 2021-08-05
- ISBN: 9787549635511
- 分类: 文学-纪实文学
- 出版社: 文汇出版社
- 字数: 131683
- 在线阅读: 微信读书
- 划线数量: 30
- 想法数量: 1
笔记
序言 出发与抵达
📌 我想,除了这一地区本身的魅力,中欧对我的吸引还在于它始终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,执拗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。它至今仍有一种强烈的撕扯和游移感,而这让三十岁的我感到了某种心灵上的契合。
- ⏱ 2024-01-17 13:25:02 ^3-545-636
📌 某种层面上,遥远的中欧就像一个镜像:它也在撕扯、游移、焦虑,却依然保持了某种永恒不变的特质——有不安与刺痛,也有亲切与安慰。这种特质并非显而易见,而是需要旅行者耐心地观看、倾听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3 ^3-996-1085
📌 当然,我也喜欢旅行者的身份。正是这一身份赋予了我既可置身其中,又可超然世外的特权。在旅行中,我收获喜悦,却不必害怕乐极生悲;我见证苦难,却不必担心承担重负。没人知道我是谁,而我可以成为任何人。这种自由自在的身份,若有若无的归属,大概正是如今最为稀缺的东西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1 ^3-1133-1261
📌 我希望做的,就是尽量避免无知的傲慢和廉价的感动,以旁观者的宽容和鉴赏者的谦逊,观看眼前的世界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4 ^3-2112-2159
第一章 疆界的消失,德累斯顿大轰炸,老布拉格的幽灵
📌 有轨电车轰鸣着驶过社会主义时期的建筑。那些高大空旷的苏式住宅,像一只只眼睛,凝望着东柏林的滚滚红尘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19 ^5-1849-1899
📌 我不喜欢把每一段行程都安排得严丝合缝的旅行,没有即兴,没有随心所欲,没有突发奇想,旅行更像是一种苦行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0 ^5-2342-2393
📌 在现实面前,任何精心的策划总会显得脆弱不堪,而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随波逐流。我甚至感到一种隐隐的兴奋,因为不确定性正是即兴的旅行者所能得到的最好礼物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5 ^5-2757-2831
📌 一个国家的危机是一个机会,是给旅行者的一份大礼。——保罗·索鲁,《开往东方之星的鬼魂列车》
- ⏱ 2024-01-17 21:27:18 ^5-3808-3885
📌 大巴穿过连接新城和古城的易北河大桥,这是德累斯顿最美的地方。站在桥上,视野无比开阔,易北河缓缓流淌,老城的巴洛克建筑群在夕阳下惨烈壮美,有一种让人心碎的力量。曾经,这里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,也是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之一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19 ^5-4496-4604
📌 轰炸一直持续到2月15日,投掷的炸弹总数约有三千九百吨。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如果我们走得太远,是否也会成为禽兽?”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2 ^5-5552-5611
📌 尽管如此,德累斯顿大轰炸仍然算得上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幕。它不仅影响了中立国的态度,甚至让很多人对盟国宣称的“绝对道德优越感”产生怀疑。德国小说家君特·格拉斯把德累斯顿大轰炸看成“战争罪行”,而在冷战时期,苏联也有意将德累斯顿大轰炸当作宣传工具,借此疏离东德人与西方国家的感情。
- ⏱ 2024-01-17 21:27:22 ^5-5844-5983
📌 narcissism
💭 /nɑːˈsɪsɪzəm, ˈnɑː-/
n. 自我陶醉;孤芳自赏
n. 【心】自恋(癖)
- ⏱ 2024-01-17 21:27:18 ^19836794-7OifsCCIi
📌 当语言、文化可以自由流动,疆界就消失了。正是这样的自由流动,让疆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,而当流动缺失时,疆界才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樊篱。
- ⏱ 2024-01-24 16:55:50 ^5-6803-6868
📌 卡夫卡是布拉格的一笔财富,他回馈这座城市,正如同这座城市曾给予他灵感。他们纠缠一处,难解难分。
- ⏱ 2024-01-24 16:59:28 ^5-9884-9931
📌 路易威登公司没有想到会遭到布拉格人如此强烈的抗议。他们大概并不知道捷克人民一直就以杰出的公民意识著称。正是这些人在1989年推翻了由苏联扶植的政府,成立了民选政府。由于整个过程都在和平中进行,史称“天鹅绒革命”。
- ⏱ 2024-01-24 17:00:33 ^5-10855-10961
📌 2011年冬天,当哈维尔在家乡去世的消息传来时,无数布拉格民众自发前往瓦茨拉夫广场,悼念这位自由主义者。他们感谢哈维尔,因为他告诉了所有人如何在威权体制下做人。他身体力行,不惜以一次次地坐牢来实践自己的理想。他选择成为捷克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“公民”,历史也选择了他。
- ⏱ 2024-01-24 17:01:24 ^5-11082-11218
第二章 火车情结,横穿波希米亚,死亡赋格
📌 此时,火车正穿越一座座山脉,大片的松林和山谷里的城镇在窗外飞驰。雾从松林间升起,像一条白色的腰带,松垮垮地挂在山间,让人想到中国山水画里的风景。
- ⏱ 2024-01-24 19:26:40 ^6-1034-1106
📌 火车并不出发,它们启程:它们以自己特有的节奏夯实风景,让被穿越的大地显得更加壮丽、宏大。
- ⏱ 2024-01-24 19:27:15 ^6-1333-1377
📌 对于波希米亚来说,向东代表着贫穷、失败,而向西才代表着前途和未来。
- ⏱ 2024-01-25 14:38:09 ^6-4140-4173
📌 他们被法国人称为“波希米亚人”,被俄罗斯人称为“茨冈人”,被英国人称为“吉卜赛人”。
- ⏱ 2024-01-25 14:39:34 ^6-4424-4466
📌 波希米亚平原地形起伏,三面被森林与山峦环抱,西北部的易北河河谷直通德国的心脏。自古以来,这里就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竞技场。
- ⏱ 2024-01-25 14:40:51 ^6-5905-5967
📌 然而,波希米亚的战略地位,注定会将捷克人卷入一次次东西方的动乱中。因为波希米亚地区的主要城市布拉格,几乎就处在维也纳与柏林的正中,俾斯麦就曾坚定地宣称:“谁是波希米亚的主人,谁就是欧洲的主人。”
- ⏱ 2024-01-25 14:41:37 ^6-6177-6274
📌 我往东北方向走,经过古老的圣玛利亚教堂。每到整点,从教堂的最高塔都会传来号声。据说,这在古代被当作一种警示。一旦号声不响了,就表明有号兵的喉咙被鞑靼人的利箭刺穿了。
- ⏱ 2024-01-25 15:04:37 ^6-8971-9053
📌 在很多地方旅行时,当地人都会问我这个问题:“你怎么看我们?”但在美国、德国、法国,人们从来不会这样提问。在他们看来,那些外来者才是应该被打量的、被评估的,而绝对不是他们自己。
- ⏱ 2024-01-25 15:04:38 ^6-9097-9184
📌 三百年前,波兰的东部边境位于斯摩棱斯克以东,离莫斯科只有一百五十公里。今天,波兰东部领土最突出的部分,在其17世纪时的边境以西八百公里处,而与德国的边境却向欧洲腹地平均推进了二百五十公里。英国史学家艾伦·帕尔默感叹说:“一个民族的家园如此移动,是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。”
- ⏱ 2024-01-25 15:05:40 ^6-10099-10233
📌 在1953年出版的《被禁锢的头脑》里,切·米沃什曾说,一个知识分子成为异见主义者与其说是因为他的头脑,毋宁说是因为他们的胃。头脑可以被说服,但胃从不撒谎。
- ⏱ 2024-01-26 01:09:19 ^6-11364-11441
第三章 读艺术史的女孩,塔特拉山,猎人小屋
📌 没错,有站牌戳在那里,可在波兰这并不能太当回事。它最多只是表明历史上曾有过一条巴士线路经过这里,但是没人对它现在的命运负责。
- ⏱ 2024-01-26 01:16:31 ^7-5172-5234
📌 窗外天色已晚,万籁俱寂。走到阳台上,但见星光如沸,群山仿佛巨人的黑影降临。我这时才发现,山在白天是一种壮美,到了夜晚却令人心悸。那种庞大而未知的存在,不分昼夜地永恒矗立,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。
- ⏱ 2024-01-26 23:36:20 ^7-10850-10948
📌 汽车穿行在大片的庄稼地里,风摆动着庄稼,上面落满了乌鸦,仿佛一幅梵高的油画。
- ⏱ 2024-04-11 02:05:19 ^7-14167-14205
📌 多拿些酒来,因为生命只是乌有。
——费尔南多·佩索阿,《有些疾病》
- ⏱ 2024-04-11 02:06:09 ^7-14894-14958
📌 但我们彼此都知道,我们的人生很难再发生交集。旅行中的相遇,就如同空中交汇的流星,短暂的火花过后,依然是两块丑陋的陨石。我们期待旅途中的相遇,但相遇也注定了分离。
- ⏱ 2024-04-11 02:06:45 ^7-15328-15408